紅寶石,是剛玉的一種,主要成分是氧化鋁(Al2O3),紅色來自鉻(Cr)。自然沒有鉻的寶石是藍色的藍寶石。
天然紅寶石大多來自亞洲(緬甸、泰國和斯里蘭卡)、非洲和澳大利亞,美國蒙大拿州和南卡羅萊那州也有部分生產。天然紅寶石非常少見且珍貴,但是人造並非太難,所以工業用紅寶石都是人造的
寶石起源
紅寶石的英文名稱為Ruby,源自拉丁文,意思是紅色。屬於剛玉族礦物,三方晶系。因其成分中含鉻而呈紅到粉紅色,含量越高顏色越鮮豔。血紅色的紅寶石最受人們珍愛,俗稱“鴿血紅”。紅寶石與祖母綠,金水菩提藍寶石,碧璽等都屬於有色寶石屬。
紅寶石質地堅硬,硬度僅在金剛石之下。
相傳昔日緬甸的武士在身上割開一個小口,將一粒紅寶石嵌入口內,他們認為這樣可以達到刀槍不入的目的。
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一顆星光紅寶石[2] 原石產自緬甸抹谷地區,珍藏在在2012年3月11日青島市舉辦的賽寶大會上,故宮博物院研究員、鑑定專家劉靜等5位專家評定獲得“中國民間珍寶”稱號。緬甸曼德勒市東北部的抹谷附近地區是優質紅寶石的主要產區。
世界上最完美的一顆紅寶石是來自斯里蘭卡的重138.7克拉的“羅瑟里夫”星光紅寶石。世界上最具淒涼愛情故事的紅寶石是珍藏在美國斯密遜博物館的重23.1克拉的鑲嵌在一個由碎鑽點綴的白金戒指上的卡門-露西婭鴿血紅寶石,這顆紅寶石也是全球最具美麗的寶石之一。
1999年,中國山東省昌樂縣發現一顆紅、藍寶石連生體,重量67.5克拉,被稱為“鴛鴦寶石”,稱得上是世界罕見的奇蹟。新疆和田地區墨玉縣卡拉喀什河在2012年發現數枚紅寶石礦最大的有32.7克拉。